2025年5月28日下午,由广东海洋协会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埔文冲”)联合主办,广东造船工程学会、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海洋协会海工装备分会协办的广东海洋协会“蓝色动力”大讲坛第八期“智慧海洋牧场研讨会”在广州南沙顺利举办。来自广东海洋协会、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的会员单位及海洋装备制造、水产科研等相关领域的代表共48家单位、80余人参会,围绕智慧海洋牧场发展新路径与深远海智能养殖装备技术创新展开交流。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派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当前,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不断推进,带动了深远海养殖装备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科技研发加快突破,促进海工装备向智能化、大型化、抗风浪方向升级,提升了我国海工装备的技术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推动了船舶制造、海洋能源、种苗繁育、冷链物流等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正是基于这些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本次参观和研讨活动特别设置了涵盖装备建造、种业创新、数字化应用等多个维度的主题内容。
活动首站,与会嘉宾分批登上由黄埔文冲最新建造的大型封闭式智能养殖工船“苏赣渔养”号。站在这艘庞然大物上,嘉宾们依次参观了饲料间、加工间和养殖舱,沉浸式感受这座即将驶向深海的智慧海洋牧场。该船长249.8米、型宽45米、型深21.6米,设有15个封闭式养殖舱,养殖水体达8.3万立方米,是一型集养殖、捕捞和加工高价值鱼种功能于一体的海上智能养殖设施。参观过程中,解说员向大家介绍了船舶总体结构、智能化养殖系统配置,嘉宾们对其在提升我国深远海养殖能力、保障海上养殖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研讨会由黄埔文冲总经理助理、技术中心主任蒋勇刚主持。黄埔文冲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聂黎军致欢迎辞,表示公司正积极将龙穴造船基地打造成为长江以南区域的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基地,将以本次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工船的建成为契机,持续发挥在海洋装备领域的技术积淀,为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高端装备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会上,黄埔文冲副总工程师吴兴武作《“苏赣渔养”养殖工船设计建造关键技术》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国深远海养殖产业的发展态势与“苏赣渔养”项目背景,分享了船体结构优化、水体噪声控制、建造工艺等关键技术难点,并展望深远海养殖工船未来在绿色养殖、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专家张海发带来《深耕石斑鱼种业,助力我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报告,回顾了石斑鱼产业的发展概况,并分享了石斑鱼良种繁育与水产苗种培育的成功经验。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黄小华在《深远海网箱养殖装备技术创新与实践》报告中,介绍了国内、广东省在深远海网箱养殖的发展现状,展示了深远海网箱以及智能化的配套方面的技术创新成果,进一步凸显现代化装备在提升深远海养殖安全性与效益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牧场创新团队副首席袁华荣作《数字海洋牧场市场前景及产业化》报告,介绍了数字海洋牧场的发展概况和规划,以及数字化赋能海洋牧场的建设管理上的应用场景,指出未来将通过数字化化、智能化技术,推动海洋牧场由传统渔业向智慧牧场的转变。 在活动总结环节,广东海洋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陈竹表示,本次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参会热情超出预期,反映出当前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进入加力提速阶段,行业各方高度关注,迫切希望获取信息、加强交流。广东海洋协会将持续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开展多形式的产业交流与调研活动,为广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蓝色动力”。 |